鄂州大学学报
    主页 > 期刊导读 >

从北大学子到弑母恶魔 ——吴谢宇的成长拼图

4月25日,福州市公安局传出消息,涉嫌弑母的北大学子吴谢宇已经被抓获。

说起吴谢宇弑母案,媒体报道喜欢加上“北大学子”的标签,不得不承认,这种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反差是有效的。在“北大毕业生卖猪肉”已不是新闻的当下,北大在校生杀人无疑更加吸引眼球。

更何况,吴谢宇杀害的是自己的母亲。而母亲,是吴谢宇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至亲。

▲弑母案嫌疑人吴谢宇被抓,其背后暴露的教育问题更值得大家深思。

学霸“着魔”

“学霸、阳光、孝顺”,“涉嫌弑母、酒吧坐台、嫖娼”,这两组完全不同的关键词,却矛盾地交织在吴谢宇身上,真实而荒谬。

在这个世界上,似乎存在着两个吴谢宇,一个是被警方抓到涉嫌杀害自己亲生母亲的嫌疑人;而另外一个,则是众人口中优秀而开朗的少年,用出众的成绩征服着从福州到北大,他就读过的每一所学校。

在“北大学子弑母案嫌疑人被抓”的消息发布之前,几乎任何一位认识吴谢宇的人,都声称从未在他身上看到这两个迥异人格交集的蛛丝马迹。

在吴谢宇成长过程里,从仙游县贫寒的村庄和弄堂,到被鱼龙混杂城中村包围的铁路中学家属院,再到全省和全国闻名的福州一中,世俗意义上,他一路笔直地往上,走向的是更干净更明亮更广阔的地方。但他却骤然转身,选择了淤泥和黑暗。

从福州桂山村到北京大学,吴谢宇的人生就像他所崇拜的凯撒那样,一路所向披靡地征服着,但他却并没有真正等到从学校进入社会的那一天,用高超的智商和丰富的学识进行竞技搏杀,他作为“学霸”的人生轨迹,在二十一岁的那一年,突然转向。

吴谢宇的落网,对于他从一个北大高材生出人意料地变成一个弑母的凶手的原因,很多人都受到某种冲击,也引发人们的思考,特别是对于该如何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探讨。

有人认为,吴谢宇的成长过程中,其接受的家庭教育一直过于追求完美,致力于让孩子在各个方面都趋于完美的家庭教育,恰恰是造成吴谢宇悲剧的重要原因。

的确,在出事之前,吴谢宇在周围左右人的眼中,堪称完美。

当年在他的母校福州一中,几乎所有与吴谢宇打过交道的老师和同学对于他的评价就两个字:完美。

在高中时,吴谢宇担任班干部,组织活动,严密有计划,一切井井有条,当时的一位老师评价说:学校里优秀的学生很多,但毕竟都是十几岁的孩子,或多或少都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比如粗心或者害羞,但吴谢宇始终完美。

而另外一位高中老师对他的评价则言简意赅:如果非说他有什么缺点,那就是,他完全没有缺点。

这样的评价,在吴谢宇的成长历程中,几乎是一直伴随。

所有与吴谢宇接触过的人,都能感受到他学业的优秀、自律的严谨、做事的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有成果。可以说,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他的表现,都达到了很多家庭梦寐以求的理想中的孩子的境界。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堪称“完美”的孩子,极大地出人意料地走上了犯罪而且是弑母的道路,这样的反差,实在太强烈了!

如果试图从他的成长历程去寻找发生这一切的蛛丝马迹,那么,他所接受的家庭教育当然是绕不过的。

在成长过程中,父母给予吴谢宇的教育,特别是母亲对于吴谢宇的教育,无疑是非常严格的。家庭要求他在各个方面都要做到最好,不只是“听话、懂事”,而且要优秀,不但学业优秀,而且其他方面也要优秀,处处以高标准对他进行要求。

高度严格的家庭教育的成果是斐然的,吴谢宇不负期望,逐渐成长为一个众人眼中“完美”的孩子,能看到的方方面面都很优秀,甚至优秀到让人难以置信的“完美”的境地。

而事实上,过于严格的家庭教育是否严重压抑了他的少年的天性?是否让他过早地在心理上承受了本不该承受的压力?是否因此让他在“完美”的表象之下,暗藏了一颗已经开始扭曲的心?这些都值得商榷。

人性暗面

吴谢宇在重庆江北机场被捕的消息,如巨石投入深水,这个曾经的“完美”学霸身上的诸多疑问再次激起了巨浪。世俗意义上,他曾一路笔直往上,对外呈现的都是人生最闪耀的部分,直到骤然坠落后,身上那些至暗部分,才从日常时光中被一点一滴打捞起来。

2016年2月14日,福州警方发现了吴谢宇母亲谢天琴的尸体——用塑料包裹数十层,每一层缝隙里都放入活性炭吸臭,存放尸体的房间安放有监控,与电脑相连,可用手机随时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