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大学学报
    主页 > 期刊导读 >

城市边缘村落街巷空间形态演变研究以鄂州市花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边缘区聚落受城市摊大饼式快速发展影响呈现出新的特色并涌现出诸多问题,例如对农民土地利益的剥夺到权力贫困,从利益剥夺、权力贫困到经济贫困和贫富悬殊,导致从经济贫困、权力贫困、利益争夺到社会景观的畸变,最终导致物质空间景观的扭曲发展。

中部地区城市化相对于东部地区来说是跟进式发展,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后,其边缘区聚落景观在变化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下文以鄂州市花湖工贸新城L村为研究对象,以其物质景观的重要构成部分——街巷空间形态为研究对象,探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边缘村落公共空间形态的演变原则。

1 L村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渊源

L村位于鄂州市花湖工贸新城,当地人称之“花湖经济开发区”。花湖工贸新城是鄂州市“一体两翼”经济发展区的东翼,武汉一小时经济圈的核心地带,距鄂州市城区约20km,与黄石市主城区接壤并仅一路之隔。为黄石长江大桥桥头堡地区,南入黄石迎宾大道,距黄石长江大桥仅1km,距武黄高速公路出站口仅50m,黄石外贸码头5km,武九铁路5km,京九铁路30km,与黄石长江二桥擦肩而过,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图1)。至于“L村”名字的由来要追溯到民国时期,据当地村民介绍,在民国时期,有几户张姓人家逃难搬迁到此并定居下来,这里取名为张家墩。“墩”顾名思义,在当地所表达的意思即是高于周围平面的土丘,是营建村庄的极佳选址。建国后,原来的张家人大都搬迁了,于是这里土地被划分至L村,1977年因所属村落的部分耕地遥远,而交通不便,村民要来此耕作通常要划2个多小时的船,于是村落酝酿采取自愿原则使一部分人家从L村分离出来组建了新L村,后来村庄被改编后的全名为鄂州市花湖乡华山村新建L村。L村多姓Y,位于村落西侧的R姓村落因更临近迎宾大道,同时人口更少,拆迁成本相对较低等原因而被开发商相中被迫迁移。L村因面积大、密度高、拆迁成本高或者其他原因而暂时得以保留,并由过去18户发展到200多户人家。也由过去的血缘、地缘型“聚族而居”的村落发展为“杂居型”村落。1994年花湖大道新修,1996年迎宾大道修建并于2000年的拓宽,同时多条高速公路的通车等,让原来封闭的村落对外开放并被迫不再设防,从而出现了社会景观、物质空间景观的扭曲发展。

2 街巷

L村的街巷主要分为主街巷和次街巷,主街巷主要是原来建村时人为规划的“横四纵三”七条直路上发展而来,纵向道路宽约2m形成小巷,横向以宽10m的开敞式前后场院组成。因为过去聚落的户数少,建筑都是一层的平瓦房,所以建筑和空间的尺度感舒适。但近年来,人们拆旧房建新房,新房大多3~9层高并且经常占用街道空间,前场多用院墙和铁门围合并且多修披屋,街巷被截留斩断而在尺度上给人压抑的感觉(图2)。

其交通组织功能虽然存在,但并不畅通;其文化生活交往功能基本消失,原来从家门扩展到巷道直至整个街区的居民休憩、游戏、纳凉、晒太阳、品茶、聊天、晾晒衣物等功能转换到住宅室内。近年来,随着村落的向外扩展,在各家自留地上修建了因地基的不规则性产生的大量曲折多变的街巷,此为村落的主要次街巷。另外一些次街巷是在房屋的前后院落填充式修建起来的,所以街巷空间也呈不规则形式。但整个街巷给人的感觉是领地清晰、界线分明从而处于紧张状态。下面就较典型的例子进行分析。

2.1 案例一(图3)

这是一条主街巷,宽约2~3m。20世纪70年代,人们常常在此处晒太阳、聊天、娱乐,此时街巷空间是一个很好的交流、沟通的公共活动空间。街巷连接家家户户,各家前场联系着街巷,使街巷空间宽窄变化丰富。此时街巷与周围建筑的尺度关系D/H值接近1,街巷的高宽比匀称、空间尺度感舒适。

图1 L村总平面示意图

图2 巷道总平面分析示意图

图3 A-A主巷道断面示意图

图4 B-B次巷道断面示意图

图5 C-C次巷道断面示意图

90年代以来,受“种房热”的影响,各家各户都在建新房并尽量扩充面积,而村落的主街巷空间属于公共资源。随着村落传统结构和治理方式以及长老权力的消失,对于村民的制约力同样消失,于是对巷道空间的占领就成了村民的首选之一,街巷变窄了、高空被覆盖了而成了“防空洞”。 同时,拆旧房建高楼等现象普遍,致使村落巷道变得更加狭窄幽暗。从图3中可知,此时的街巷空间与其周边建筑之间的D/H值为1∶9,空间狭窄、压抑,街巷两侧建筑干涉性强、给人紧迫感,使人只想快速通过而不愿驻足。除非必要的出行,街巷里基本上看不到人,在其活动的村民很少,其作用也逐渐单一化,街巷的文化、生活功能彻底消失。至此街巷就只剩下交通组织功能。人们仿佛随时随地在防范他人的入侵、打扰,街巷充满了紧张感。